手術室的氣壓依不同區域(如手術室、無菌準備室、刷手室、麻醉室、週邊潔淨區等)的無塵度要求而有所不同。不同等級的層流手術室,其空氣潔淨度標準也有所不同。例如,美國聯邦標準1000級為每立方英尺空氣中≥0.5μm的塵埃粒子數,≤1000粒或每公升空氣中≤35粒。 10000級的標準 層流手術室 是指每立方英尺空氣中≥0.5μm的塵埃粒子數、≤10000粒或每公升空氣中≤350粒。等等。手術室通風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各工作室的廢氣;保證各工作室必要的新鮮空氣量;去除灰塵和微生物;維持房間內必要的正壓。
有以下兩種機械通風方式可以滿足手術室的通風要求。機械送風與機械排氣合併使用:此種通風方式可控制換氣次數、換氣量及室內壓力,通風效果較佳。機械送風與自然排氣合併使用,此種通風方式的換氣量及換氣次數受到一定限制,通風效果不如前者。手術室潔淨度等級主要以空氣中的塵埃粒子數和生物粒子數來區分,目前最常用的是NASA分類標準。淨化技術透過控制正壓淨化氣流的潔淨度來達到無菌的目的。
依送風方式不同,淨化技術可分為湍流系統及層流系統兩大類。
(1)亂流系統(多向式):亂流系統的送風口和高效過濾器設在天花板,回風口設在兩側或牆面下部,過濾器和空氣處理比較簡單,擴充方便,成本較低,但換氣次數較少,一般為10~50次/h,易產生渦流。污染物顆粒可能在室內渦流區懸浮循環,形成污染氣流,降低室內淨化程度。只適用於NASA標準中10000~1000000級的無塵室。
(2) 層流系統 :層流系統利用均勻分佈、適當流速的氣流,將粒狀物及粉塵經由回風口帶出手術室,不產生渦流,因此無浮塵,淨化程度可隨風量變化。送風頻率隨風量增加而增加,適用於美國NASA標準的百級手術室。但過濾器密封破損率較大,成本較高。